即时:从心理学角度看,朋友圈中的信息分享,其实是为了获得角色满足感

发布时间:2023-04-28 21:54:02
来源:第一心理

文 | 汤米


(相关资料图)

一个人最初获得了母亲这一角色后,应该做些什么?

除了基于自身经验和赋誉式的评价以外,其实也可以逐渐在互联网媒介多重信息的包裹下逐渐理解身为人母应该具有品质。

信息时代,网络上对于母职这一角色形象的定义人云亦云,而在朋友圈这一媒介平台上, 信息的作用往往会对母亲们的角色认知造成影响 。

媒介对于认知的规训效果是有限的 。

这个时候, “自我规训”的重要性越发明显。

“自我规训”指人感受到外界权利,从而对自我的身体、思想和行为进行操控的状态。

随着媒介发展,在社交关系网络中的个人,在信息流所形成的“信息中台”下,他者的规训无处不在。

进而会对自我角色的认知进行调整及管理。

一些新手妈妈在角色转变的时机, 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精细化育儿的水准,完成一系列母亲角色任务的任务。

密集式母职就是其中一种,母亲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孩子身上,而这种母职的状态也在朋友圈里层出不穷。

上厕所要速度,吃饭速度,手机静音,为孩子日夜颠倒,这是很多母亲的日常。

在密集型母职的语境下,新手妈妈们不仅要负责孩子日常的生理及照料需求,更需要考虑孩子的教育、心理、成长问题。

除此之外,婆媳关系、家庭管理、未来规划也是母亲们不得不解决的。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平台上一些关于母职的专业、理性的角色判断就会被母亲们所青睐。

新手妈妈们不断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育儿知识,让自己的母职角色概念更加完善。

在此过程中,对于母职的认知也逐渐被影响和深化。

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一位母亲的诉说:

朋友圈里的一个观点对我有很大的影响,那是一个育儿专家型的妈妈,她说,对于孩子的责任心和安全感的给予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养,更要有言传身教的教育,必须要有一个用心使力的家长,要能读懂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提供相应的需求才可以。

在此基础上,一些活跃在朋友圈里的专家成为了育儿方面的意见领袖。

部分新手妈妈不仅扮演好了自己作为的母亲角色,也积极呈现自己其他的社会角色。

通过她们的微信朋友圈,其他的新手妈妈们也积极修整着自己的状态和角色认知。

他们会在朋友圈晒娃的过程中表现出讨人喜欢的社会角色。

这种社会角色,为这些妈妈的母亲角色添上了光环,让她的母亲角色有了新的意涵,也让母亲角色的概念有了新的认知。

作为母亲,不一定只是育儿的形象,也可以是一个令人舒适的表达者。

忙碌的、美丽的、叱咤风云的都是母亲的样子,不应该被身份限定成特定的样子。

在观者眼中,自己不仅喜爱这些母亲的晒娃朋友圈,也是这些母亲的“事业粉”,这无疑为母职的新内涵提供了呈现思路。

母亲角色的职能不应是具备单纯的育儿功效,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因为多样性的角色呈现,也让更多妈妈们产生了新的认知意涵。

对于母亲角色的认知,在媒介的作用下被开拓和扩展,不仅局限于密集型的日常。

在许多母亲的眼中, 为孩子付出一切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忠于自我,做一个有趣的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她们在朋友圈中展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种自我意识收获了众多母亲的点赞,使其强化 。

也有一些母亲,对于育儿之事表现出了强烈的主观意识。

她们并不被媒介信息所感染,且只是通过自己的实践和认知去育儿。

比如,很多母亲不太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她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做个普通人就好。

她们会一直坚持自己的观念,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照顾孩子。

她们普遍认为,焦虑是没有用的,想办法解决才是关键。

鉴于此,我们不能忽视媒介规训对母亲的影响。

但不容否认的是, 身为人母的新手妈妈们不仅受到媒介的影响,而往往更是将自己置于横向的日常生活实践和纵向的人生规划发展的结构里,从多种维度来审视自身的形象定义 。

她们既是母亲,也是妻子,也是女儿。

往往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在朋友圈的信息流中找到与自我认同相符合的认知,并逐渐深化。

除此之外,众多新手母亲朋友圈“晒娃”的展现中,还出现了“父职提醒”的特点。

母亲们在朋友圈里常常提到孩子的父亲,通过媒介深化“父职”的重要性。

比如,她们会刻意引导开启一种爸爸带娃的模式,把父亲的教育方式呈现出来。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父职缺席”问题进行探讨,针对“丧偶式育儿”的话语修辞进行分析。

新手母亲们积极利用朋友圈的媒介资源。

不仅从中获取更多的母职认知信息,更利用该平台进行家庭管理,积极解决“父职缺席”的问题,并且借此维护家庭的感情联结。

在此基础上, 媒介监控的作用范围波及到实际的家庭育儿实践中 。

这让“规训”不止限于母亲,更涉及对育儿之事需要承担责任的每位家庭成员。

认知的仪式感表达

仪式感是一个常在文化传播领域被探讨的话题,仪式的惯习、规训、臣服与资质的运行机制,推动着运行机制的文化功能的发挥。

仪式中的感性经验也推动着人们生活和关系的再生产。

戈夫曼指出,仪式代表了“ 一种个体必须守卫和设计的有其行动的符号意义的方式 ”。

“晒娃”虽然尚且不算一种文化,但有些母亲却用着具有仪式感的方式去做着这件事。

这里的仪式感,延伸了文化传播中仪式感的庄重和惯习的特点,规训着母亲的日常生活,让生活和关系的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

同时,母亲们能通过仪式性的表达方式获得情感回馈,在日复一日的仪式感“晒娃”行为中,增加自己的育儿幸福感和成就感。

比如,每天发一条朋友圈来记录孩子的成长。

孩子的童年是很短暂的,其实为人父母,真正能陪伴他的只有很短的时间,她们也更希望在这一段时间不留遗憾。

多年以后回首来看, 每天一条朋友圈、每年一条艺术照的朋友圈,俨然成了新手妈妈的仪式和惯习。

这种惯习让“晒娃”行为留在媒介平台上留下数字痕迹。

此外,这种仪式感的晒娃,还有“被人看到”,以“监督自己持续去做”,以达到“仪式感”再强化的意义。

在被人凝视的过程中,再次获得了母职形象的加强与美化。

在此过程中, 通过朋友圈平台上的呈现,群体得以分享育儿的喜悦,亲朋友好友间的共情也被唤起,进而拥有了更多的集体记忆和共通情感。

育儿是一件长远的事情,不少新手妈妈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未来遥遥无期的担忧。

通过规律化的在电子媒介上的展示,孩子的成长历历在目,未来虽然遥远,却步步都有根据。

另外,社交平台上的反馈机制也让母亲们得到了宽慰。

在点赞与评论中,新手妈妈们得以获得角色的满足感。

标签:

AD
更多相关文章